日本这个国家作为二战的战败国,多年来随着经济水平的发展,已经越来越不满足于仅仅作为一个区域经济大国来存在。
日本军国主义势力近年来有所抬头,民间也有一部分民众正通过祭奠二战中死难同胞,希望淡化日本在二战中扮演的角色。
(相关资料图)
想要把自己伪装成无辜受害者的形象,为日本在二战中的侵略行为洗地。
此前已经百岁高龄的基辛格曾发出警告:
日本的野心不容小视,如果第三次世界大战爆发,日本很有可能是战争的发起方,并且会首先进攻这三个国家...
在基辛格看来,日本之所以进攻澳大利亚,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其在二战中与澳大利亚结下的仇怨。
在二战期间,日本偷袭珍珠港之后,趁美国尚未组织起力量之际,日本向东南亚和太平洋岛屿发起了总攻。
1931年,澳大利亚取得了对内和对外的自主权,正式摆脱了殖民地的命运。
但在当时,澳大利亚民众几乎都是由英国迁移过去的人及其后代,所以澳大利亚政府与英政府有着紧密的隶属关系。
作为英联邦国家,澳大利亚在二战后迅速组建了4个师约3万兵力,直接交付英国指挥,与英国一起在东南亚抵抗日本侵略。
日军入侵东南亚
日本疯狂侵略东南亚之际,英国正在欧洲战场与德国交战,大量军力被抽调往欧洲和北非,这就导致澳大利亚军队成为驻守东南亚的主要军事力量。
英属澳军在东南亚战场上参加了保卫马来西亚和新加坡的战斗,作战非常英勇。但是,澳大利亚军队的武器装备与作战理念毕竟不如疯狂的日军。
1942年2月,随着新加坡被完全占领,一万五千名英属澳军向日本投降。
然而日军却并不打算留下这些战俘,进而对他们进行了非人的折磨,最终这些澳大利亚战俘被虐杀过半。
消息传回澳大利亚国内后,顿时引得群情激奋。
当时太平洋战争已经爆发,澳大利亚政府与美军合作,同意美军驻扎在澳大利亚本土,并和澳军一起抵抗日本侵略。
被轰炸的达尔文港
1942年2月19日,日本4艘航母搭载240余架战斗机,对澳大利亚军港达尔文港发起了攻击。
达尔文军港是太平洋沿岸重要的军港之一,大约有1.5万美澳联军驻扎在这里,同时周边还生活着大概2000名平民。
日军疯狂的空袭持续了整整一天,达尔文军港及附近区域被轰炸为一片焦土,七千多军民在轰炸中丧生。
尽管这是二战期间澳大利亚本土唯一一次遭到日本轰炸,但牺牲人数之多,让澳大利亚的怒火燃至顶峰。
为了抵抗日本侵略,人口只有八百万的澳大利亚,最后硬是有约一百万人参军,几乎一整代澳大利亚青年走上了战场。
1945年8月,日本天皇宣布无条件投降,澳大利亚也作为盟军的一员取得了最后的胜利。
与其他盟国不同的是,澳大利亚在东京审判期间,力主将日本天皇送上审判庭,澳大利亚也是唯一要求彻底清除日本军国主义势力的国家。
这么多年过去,澳大利亚虽然在美国的裹挟之下,与日本关系走得比较近,但是一旦日本军国主义彻底复苏,澳大利亚也必将在其打击范围之内。
报二战之仇是一方面,更重要的则在于攻打澳大利亚,是日本最后的退路,堪称“保命之战”。
首先从地理位置上看,澳大利亚独占整个澳洲大陆,与世界任何国家均没有陆地接壤。可谓孤悬海外,有极高的战略价值。
再从战略地位上看,澳大利亚东面太平洋,北面东南亚和东亚,西面则是印度洋。
周围几乎没有什么军事强国,任何援军几乎都无法第一时间抵达澳大利亚,这就为日本创造了非常有利的作战时间。
再加上澳大利亚的人口、经济、军事设施都集中在东部沿海城市,日本只需要攻占几座重点城市,就可以控制澳大利亚全境。
而控制澳大利亚之后,日本就相当于拥有了远远不断的战略资源宝库。
澳大利亚领土广袤,自然资源丰富,是世界上最大的铝土矿、钻石、铅、钽生产国,境内还拥有丰富的铁、镍、锰、锂、煤、石油等矿产资源。
要知道,在二战后期,日本在东亚和东南亚、太平洋战场上的全面溃败,就是因为没有足够的战略储备,国内资源又严重不足而导致的。
依托澳大利亚丰富的矿产,日本可以充分发展自己的军工产业,为其在三战中挣得与其他强国一战的资本。
退一万步讲,即便是日本在战局中处于不利地位,只要有澳大利亚在手,也同样可以做到自保,依托澳大利亚广阔的陆地纵深,与盟军做周旋。
所以,进攻澳大利亚是日本在三战中的“保命之战”。一旦日本首先拿下澳大利亚,就会有充足的资本与世界各国一战。
如果说日本进攻澳大利亚是为了“保命”,那进攻中国就是“宿命”了。
中国和日本是一衣带水的邻邦,当中国发展出灿烂的文明时,日本也曾不远万里到中国来学习。
但在中国明朝时期,日本国内一片混乱,一些浪人和海盗纠结在一起,给中国东南沿海造成了延续上百年的倭患。
近代时期,日本通过明治维新,国力日渐增强,但彼岸的中国却在清王朝的统治下一步步与世界脱节。
正在这时,日本对中国产生了侵略之心。
19世纪,日本确定了以侵略中国为目标的“大陆政策”,并且做出了详细的步骤计划。
中日甲午战争后,中国战败不仅赔付日本大量战争赔款,更将台湾岛割让给日本,日本也就此完成了“大陆政策”中的第一步。
1931年“九一八”事变后,日本关东军迅速占领中国东三省,并炮制“伪满洲国”进行事实上的殖民统治。
至此,日本的“大陆政策”已经完成了三步,接下来要进行的就是吞并整个中国的计划。
中国的全面抗战是先于欧洲战场而开始的,因此中国也成为在二战中抵抗时间最长、牺牲最大的国家。
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后,日本凭借其武器装备优势和极强的战斗素质,迅速夺下中国华北、华东、华南的大片领土和重要城市。
尤其在南京制造了惨绝人寰的南京大屠杀,致使超过30万无辜平民死难。
在中国全民族坚持抗战,以及国际盟军的军事打击之下,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,这场旷日持久的战争才最终落下帷幕。
但是在美国等西方国家的操纵下,象征日本军国主义的天皇及所有皇族成员均未受到应有的制裁,一些罪行累累的战犯也被施以轻罪。
在发动战争,并对中国人民造成深重苦难的28名战犯,最终只有7名战犯被施以死刑。
而就是这七名被判死刑的甲级战犯,也是在中国代表的据理力争下才通过的。
战后中国放弃了日本的战争赔款,但日本给中国造成的灾难却遗留到了战后。
首先,日本对中国人民在战争中遭遇的灾难并没有郑重道歉,尤其对南京大屠杀这样的罪行,
更企图通过篡改历史教科书的方式,让日本年轻群体忘记这段记忆。
其次,随着日本战后的经济发展,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人不甘心于二战战败国的地位,甚至日本首相带头参拜供奉有日本二战甲级战犯的靖国神社。
据统计,二战后日本有14位日本首相参拜过靖国神社,此举一度引起了包括中国在内所有被日本侵略过的国家的强烈不满。
同时,日本还非法侵占中国的钓鱼岛,并在近些年屡次制造事端,驱逐甚至扣押在附近进行捕鱼作业的中国渔船,使中日关系一度陷入紧张局面。
日本给中国造成的灾难,每一个中华儿女都不曾忘记。
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崛起,中国已经成为世界局势中一支不容小觑的力量,这也引起日本的忌惮和觊觎。
一旦三战爆发,日本必会重拾当年的“大陆政策”,对中国发动攻击,以完成当年未曾完成的“梦想”,与中国进行一场“宿命”之战。
美国在战后一直对日本有所扶持,从经济到军事,乃至各领域都对日本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帮助。
既然如此,为什么基辛格又会说,日本挑起第三次世界大战之后会首先进攻美国呢?
在现代国际关系中,国家利益始终是衡量两国关系的重点,无论之前关系如何密切,一切都处于变化之中,美日关系也不例外。
更何况,美日之间的同盟看似牢不可破,但也存在着固有的矛盾,甚至可以说是积怨已久。
早在19世纪中期,“佩里叩关”的发生直接将日本带进了世界近代史的洪流中,这也是美日之间的第一次交往。
1941年底,军国主义膨胀的日本悍然发动了震惊世界的珍珠港事件,偷袭造成2403人死亡,上千人受伤。同时还有上架战斗机被摧毁,水面舰船也损失惨重。
偷袭珍珠港事件发生后,美国正式加入了二战盟军阵营,派兵前往太平洋和欧洲两大战场,与轴心国集团展开新的较量,二战进程也由此大大加快。
在太平洋战场上,美国通过关岛战役、中途岛战役、冲绳战役等多个大规模的战役,共歼灭日军131万人,成为二战中歼灭日军最多的国家。
太平洋战争进行过程中,美国利用制海优势,不断对日本东京、神户等大城市展开空袭,严重破坏了日本的工业设施,掣肘日本战略物资。
给日本造成巨大损失的同时,也在进一步扭转战局。
1945年8月,美国先后向广岛、长崎投放了两颗原子弹,直接压垮了日本军国主义者的心理防线,一周之后天皇宣布向盟军无条件投降。
战后,美国对日本进行了全方位的接管,并直接派军驻守。
在此期间,在美国的干预下,日本国会通过了《和平宪法》,永久剥夺了日本设有军队以及发动战争的权利。
随后出于对苏联的遏制,美国大力扶持日本经济,使其在战后迅速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。
但是,随着经济发展,日本的野心也在膨胀,在20世纪八十年代甚至一度有拖离美国掌控的势头。
有鉴于此,美国直接胁迫日本签订《广场协议》,使日本经济泡沫迅速破裂,经济发展长期陷入停滞状态,被日本经济界称为“失去的三十年”。
日本与美国的矛盾是由来已久的。
毕竟美国是唯一驻军日本的国家,也是唯一对日本本土进行大规模轰炸的国家,这番仇恨日本人也从未忘记。
近年来,日美同盟表面上看正在逐步加深,但暗地里日本却没有少搞小动作。
2023年的七国集团峰会上,日本不仅将会议举办场地定在曾经受到原子弹袭击的广岛,还带其他六国领导人向广岛原子弹死难者献花。
G7领导人在出席会议前在日本广岛核弹爆炸纪念碑献花圈
这就充分证明,日本官方已经开始歪曲二战中日本战败国的史实,以受害者身份为自己争取更多利益。
但更为关键的是,日本从未对二战中的恶行深刻反省。
抛开历史问题不谈,美国在日本共拥有88处军事基地,驻扎兵力超过3万人。
同时美国第七舰队常驻日本横须贺港,航母、驱逐舰、护卫舰、F-35、F16等先进武器一应俱全。
倘若第三次世界大战真的爆发,美国驻扎在日本、韩国的军事人员和战斗设施都将成为日本的阻碍。
所以无论是基于现实还是历史考虑,日本挑起三战后必定首先对美国出手。
对于基辛格的言论,就目前来看还尚未看出日本有挑起三战的能力和野心,不过日本右翼势力有扶苏的态势,也是不争的事实。
战争是对人类社会破坏程度最大的灾难,尤其是世界大战对全球文明都足以产生毁灭性打击。
唯有各国团结通力合作,努力管控风险,促进沟通与交流,使促进和平的力量愈发壮大,才是真正避免战争的有效途径。
由于平台规则,只有当您跟我有更多互动的时候,才会被认定为铁粉。您如果喜欢我的文章,可以点个“关注”,成为铁粉后能第一时间收到文章推送。
X 关闭
Copyright © 2015-2023 今日空净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:沪ICP备2023005074号-40 联系邮箱:5 85 59 73 @qq.com